风情街的文化屠杀,或彻底打败一个民族
大连要建小京都风情街,号称投资超过60亿,占地64万平方米,相当于0.8个故宫。还特意请来日本的建筑团队,所有材料都从日本原装进口,另外,景区门口站着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着和服鞠躬招呼客人。
不仅如此,还是一比一还原,负责“小京都”项目的集团,特意从日本请建筑团队,不仅是建筑风格一模一样,连雨漏、排水渠、细到每一块瓦片,都从日本原装进口。
小京都,顾名思义就是与日本京都有着相同风貌的城镇。乍一看,说是多元化交流文化,没什么不好,但是日本风情街建在大连,就引发了争议。
旅顺大屠杀
8月21日正式开业,不太像一个偶然的日子,因为只要往后数上三个月,整整三个月,也就是11月21日,即为年前大连旅顺大屠杀的忌日。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
旅顺大屠杀,二万多人被日本刀挑死,只留下36人清理尸体和血迹。
目击者英国人阿伦在《旅顺落难记》一书中写道:“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只见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当心扎了对穿,第二个就刺那个小孩,只见刺刀往上一挑,小孩就被挑在枪头上。在另一个地方,10个日军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人,把辫子联在一起,当枪靶子打。有的斩了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朵,有的斩断一只脚,有的砍头”。
只有埋尸的36人(后经考察,生还者余人)幸免于屠杀,死难者人数估计在2千到2万之间。
名为盛唐·小京都风情街
更可笑的是,这条风情街全名,盛唐·小京都风情街,仿京都就仿京都,何必扯上唐朝当遮羞布。有人会说,京都不就是我们的唐朝长安吗,这算不得仿别人吧。也是,他们宣称要复制的是,日本大同二年/三年(即公元年/年,为唐元和二年/三年)的京都二年坂三年坂。其实经过千年来的发展,二年坂三年坂早已经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东西了。
划下重点:大连要仿制的并不是现代京都,而是距离今天多年前、日本平安时代大同年间(公元年/年)的京都古街。算一算,不多不少,正好是我们的大唐盛世。
在他们的逻辑里,我模仿的不是日本京都,而是模仿模仿了大唐朝的日本京都,这是有中国的东西的。通过日本唐朝遗风看中国,直接建造一个唐朝风情街岂不是更好?
资本与文化殖民
其实大连是最早受日资的地区之一,年开始日本在大连殖民40年,在日据时代,大连住着50万中国人,20万日本和朝鲜人,他们用日语交流了30年。文化的交融影响了现在的大连,但是一个世纪之后,还要在大连建造小京都,未免有些讽刺。
网上有人说文化交流,日本能吸收唐朝文化,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多学习日本的文化。一个喜欢学习模仿的民族,我们能学啥?是学习日本的神道教还是学习阴间开幕式,还是剑道茶道花道病态武士道?日本人最喜欢把各种文化技术称作道,实际上啥道都不是。不仅啥道不是,还容易变态。
五音举例子,宫商角徵羽五音谓正调,日本人偏偏喜欢降mi,降la,也就是角音,羽音不正。角羽二音主木水,人体对应肝胆肾,肝主疏泄不正容易郁结,这就是为什么有忧郁文学,情志对应怒和恐,这就是容易很压抑又气愤不出来,也是为什么容易有变态极端情绪行为,还有惊恐阴间文化的风格。
调正叫正态,调不正,爱用变调,不就是变态么。所以我觉得文化层面没啥好学习的。
生命的屠杀,资本的屠杀,还不够。
文化的屠杀,将彻底打败一个民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ny/1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