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冷链疫情防控情况通报
4月23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邀请大连市场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刘劲枫、大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志明、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郭璇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
消毒冷链食品
件.23吨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总工程师刘劲枫
一
严字当头
防控措施落细落地
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年初至今,市领导多次深入首站定点冷库和冷链食品企业调研,现场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实施精准防控,开展了进口冷链食品监督视察。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督导检查冷链相关单位家次,下达整改意见83家,组织对首站定点冷库等冷链主体按六大方面(作业流程、重点部位、生产记录、人员核查、资质核查、制度核查)开展实地检查。
同时加强培训力度,分别组织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员工、驻场监管人员、专班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照责任清单、监管清单,围绕每个环节,进一步梳理工作流程,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现场实地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控措施,推动形成标准化流程。特别是对首站定点冷库负责人、专职监管人员进行线上培训和现场培训,详细讲解方案及“两清单一流程”,要求首站定点冷库对照标准开展自查,及时进行升级改造。
各相关属地政府和管委会成立了以市场监管、卫健、交通、公安、商务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进驻首站冷库,对首站冷库运营全环节全时段开展监督检查,每日汇总工作情况,对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咨询和服务,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甘井子区
创新“1+3”工作举措,即一个“专班”、三个“闭环”:业务流程“闭环”,人员管控“闭环”,货物管理“闭环”。
金普新区
采购安装“互联网+可视化+远程喊话”智慧监管系统、“红外线电子围栏系统”,提高作业人员监管精准性、高效性。
庄河市
建立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信息库,对出库货物随附“追溯码”。
其他地区
也采取有力举措,推进冷链食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全市冷链产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从事生产经营进口冷链食品单位家,比上个月增加13家。
二
抓住重点,及时调整措施
完善科学规范的防控体系
市领导召开多次会议,深入各地研判冷链产业疫情防控形势,综合评估前期防控措施。
大连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常态化防控办公室发挥扁平化管理优势,针对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管控,一事一议,事事快议,坚持实事求是,梳理评估个别防控举措,对常温保存的水果、预包装等进口食品不纳入首站定点冷库监管,港口、自捕水产品等管控工作进一步明确。
大连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常态化防控办公室和市场监管、卫健、交通等部门,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围绕科学精准研判、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发展,积极研究措施对策。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抓紧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
01
首站定点冷库平稳运行
目前,定点冷库运行平稳有序,共入库.11吨、出库.48吨。日最高入库量.15吨,日最高出库量.09吨。
入库产品全部按照“批批检测、件件消毒”的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毒,共消毒件、.23吨。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卫健、交通等部门成立督导组,从3月份开始,每周对首站定点冷库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市卫健委持续监测首站定点冷库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形成评估报告,督促企业和属地专班及时整改。
02
积极发挥核酸检测监测
哨点作用
对企业和政府“人、物、环境”核酸检测(其中,对从业人员实行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和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数据进行周统计。
截至4月15日,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完成从业人员核酸检测人次、环境检测点位个、产品出厂核酸检测点位个;各地区继续推进“人、物、环境”核酸监测,对名从业人员次、个环境点位、个进口货物点位进行核酸检测。
03
强化货品追溯
截至目前,企业上报进口冷链产品入库条,共计.45吨,上报国产冷链产品入库条,共计.25吨,日均.23吨。实现了在全省范围内,从首站定点冷库到企业入库、出库的逐级跟单赋码追溯,并在消费末端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t/1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