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樊铁成智慧校园中一卡通何去

大连海事大学樊铁成智慧校园中一卡通何去

作者简介

樊铁成,工学博士,大连海事大学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主任,大连海事大学信息处总工程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常务理事,高校智慧校园工作组副组长,长期主持研究校园一卡通相关课题,致力于校园卡与教育卡、教育信息化等领域研究,曾出版《网际导航》、《校园卡与教育卡》等5本著作和发表了10余篇论文。

三、前途堪忧,校园信息化的颠覆!

学校是现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主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校园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带动了学校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和服务理念与方法的多重改变。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校园一卡通既是最早的落地项目,同时又是融合信息技术创新与教育教学深度改革的前沿阵地,今天的校园一卡通,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的智慧演化,将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以及其它技术不断融合在一起,在延伸出更多功能的同时,以其交互的准确性、灵活性和较高响应速度,成为改变学生、教师、工作人员和校园资源的交互方式的重要系统。

校园一卡通未来的发展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分析,一是从终端用户即师生(持卡人)的角度来看,要求校园卡更加智能化、多样化,比如支付载体存在形态的多样化,像手机卡、CPU卡、网上支付等,还有子系统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全面应用自助服务;二是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期望校园卡系统便于运营维护,达到减员增效,满足学校方便管理的要求;三是从整个卡行业的角度来看,核心还是其芯片技术的标准规范,不但符合物联网行业应用,而且还可以纳入可穿戴设备领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伴随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校园卡与行业卡进行互用,同时与校园内外其它系统的关联也越来越密切,都有可能互为颠覆对象。综合终端用户、管理者、行业这三个角度,未来校园卡系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卡地位不变,多种载体并存

当前,CPU校园卡和手机校园卡发展较快,其应用的高校用户在持续增加。根据高校的网络环境、平台服务所处的状态、各个子系统需要卡片本身的数据服务的要求,加之离线应用、系统整体安全性来看,CPU卡会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而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手机一卡通”成为校园一卡通的重要补充。前几年,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加快对高校的投资步伐,与传统校园一卡通厂商合作,由厂商提供机具与系统集成服务,在高校联合推广“手机校园一卡通”。支持双模频率和主副卡模式,是在传统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基础上融合了RF-SIM2.4G卡技术和SIMPASS13.56M卡技术,自家用户不需要更换手机。除实现传统校园卡的主要功能以外,具有短信平台和手机圈存两个亮点应用:可通过短信、WAP等方式对排课、会议、图书借阅、消费情况、账户余额等信息互动查询;可对各种信息指定下发,有通知、提醒功能;并可通过短信、UTK菜单等方式实现空中圈存。此系统由手机一卡通管理平台、校园移动前置系统、密钥身份识别系统、各子应用管理系统、各类POS机具等组成,通过设置在校园网内的综合业务前置机与电信中央一卡通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双向数据交换。与传统校园一卡通在密钥系统、硬件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及账务系统上实现创新融合,新增了一人双卡账务平衡、卡卡转账等功能,实现手机卡和校园卡并存,校园卡为主卡,手机卡为副卡。开放现有校园一卡通平台的数据和网络,新功能平台与之无缝对接后实现信息交互,推广过程中实行学生自愿原则,主要用于在食堂消费、门禁、考勤等方面可以使用,但在洗澡、证件等应用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说明手机卡使用后,校园卡并不能被取代。

未来校园卡载体存在形式会出现多样化,从芯片来看,可以是光电卡、M1卡、CPU卡、手机卡、NFC、指纹等生物识别类;从外形来看,可以是标准卡、异形卡、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较好
怎么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xw/8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