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银行异地经营违规遭罚,80亿不良风险
近期,大连银保监局一日内连开12张罚单,涉及大连银行、建设银行、泰康养老保险、百年人寿保险等多家机构,处罚金额共计超过万元。
其中,大连银行因异地非持牌机构在规定时限内整改不到位,被大连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
《商讯·公司金融》通过梳理相关信息数据得知,大连银行近年来的业绩并不理想,不良资产余额已超80亿元,经营方面多次出现漏洞。而前十大股东中,现存的三位股东存信用问题,成了“老赖”。
不良余额已超80亿元近年来,大连地区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发展,但作为金融机构“东道主”的大连银行的经营发展却一直“萎靡不振”。
《商讯·公司金融》注意到,近年来,大连银行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营收、净利润均处于持续下跌状态。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年-年9月末,大连银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73亿元、.21亿元、.91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83亿元、.25亿元、.03亿元;实现股东权益分别为.90亿元、.95亿元、.89亿元。整体上来看,大连银行的资产规模处于缓慢增长阶段,年资产小幅缩水。
从营业收入方面来看,年-年9月末,大连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03亿元、80.00亿元、55.59亿元,同比增长7.35%、2.51%、-9.76%;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6.31亿元、12.51亿元、6.88亿元,同比降低10.14%、23.33%、23.04%。
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年-年9月末,大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为65.34亿元、56.98亿元、43.01亿元;投资收益分别为0.12亿元、11.85亿元、7.4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17亿元、10.31亿元、6.12亿元。
整体上来看,作为大连银行营业收入支柱的利息净收入所占营收比例正在逐年下滑,投资收益逆势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略有下滑。
在资产质量方面,年-年9月末,大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05%、8.91%、8.89%;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05%、8.91%、8.89%;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5%、11.11%、11.60%。一级资本充足率仅高于监管要求(8.5%)0.39个百分点。
银保监会发布的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7%,资本充足率为14.41%。可见,大连银行的三大资本充足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数据。
在资本金告急的情况下,大连银行的不良资产也是在急速飙升。年-年9月末,大连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1.52亿元、79.05亿元、81.62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9%、3.93%、3.78%。
另外,大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触及了监管红线。年-年9月末,大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04%、.05%、.70%。
无人接盘的股权或受近年来经营业绩的影响,股东想要出手大连银行的股权,但却无人“理睬”。
《商讯·公司金融》通过梳理大连银行前十大股东的情况发现,大连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存有三位“老赖”。
截至年9月末,大连银行的总股本为68.00亿元,股东总数为户。持有大连银行5%以上股份的股东有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大连银行50.29%的股份,为其控股股东;大连融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其11.07%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其余股东持有的股份均低于5%,按持股比例从多到少依序排列为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辽宁宏程塑料型材有限公司、锦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新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东兆长泰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民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上来看,大连银行的股东实力强悍。其控股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政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银行和企业改革而组建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成立时注册资本亿元。
也正是基于此背景,中诚信国际在年7月份出具的年大连银行跟踪评级报告中将其主体信用评级维持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控股股东的实力强悍,但前十大股东却并不是个个都这样的。目前,大连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已有三家被列入失信名单,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老赖”。
企查查显示,大连银行的第七大股东锦联控股集团创立于年,历经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迅速发展成为集国际综合物流服务、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三大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锦联控股集团及旗下企业是锦州银行和大连银行最大和最重要的股东之一。
年6月30日,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其持有的大连银行部分股权也遭到了拍卖,年12月12日,锦联控股集团将其持有的大连银行股权万股股权进行首次拍卖,起拍价.5万元。但无人接盘,出现流拍。时隔半月后,该股权进行二次拍卖,起拍价下调至.6万元,但未能改变流拍的结果。
《商讯·公司金融》注意到,大连银行“老赖”股东持有的股权流拍并不是个例。
大连银行的另一位“老赖”股东东兆长泰集团有限公司在年8月份,将其持有大连银行1亿股股份曾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挂牌,评估总价为3.73亿元,总起拍价为3.17亿元,但最终同样以流拍收场。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财务系教授、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长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重资产”经营模式导致股东回报有限、银行经营集中于存贷款以致其发展单一、银行经营客观产生一定的不良贷款导致其资产质量存在隐患等问题,会使得银行股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除此之外,银行发展的科技化程度和成长性以及融投资活跃性亦会影响投资者对银行的投资。
与此同时,大连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虽然尚未遭到拍卖,但其也是“老赖”股东。企查查显示,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早在年8月份就已被列入失信人名单。目前,已4次被为失信被执行企业。
根据《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股东应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纳税记录和财务状况,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管要求;第十六条规定,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得存在因违法违规行为被金融监管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查处、造成恶劣影响。同时规定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名单的,禁止成为农商银行的股东,入股资金必须是自有资金,股权5年内禁止转让,质押的股权必须是可转让的股权等规定的要求。
距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已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其股东身份并未有任何改变,仍享有大连银行的股东权益。
针对上述股东失信问题,《商讯·公司金融》函至大连银行,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任何回复。
另外,持股比例较小的新疆金牛生物有限公司、大连正刚物资有限公司同样是大连银行的“老赖”股东。
曾屡屡违规被罚近期,大连银行也收到了开年第一张罚单。根据银保监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tw/1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