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话的基因密码读董晓奎连语寻趣m

作者简介

曲圣文,年1月生于大连。年3月到年10月随父母下乡。年10月考入辽宁师范学院(现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年毕业后到大连第十四中学,任初中语文教师。年4月到大连《海燕》文学月刊任编辑。年1月退休。年评为编审,年1月至年1月,任《海燕》文学月刊副主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从事散文随笔写作,还有文学评论和报告文学作品。有报告文学和文学评论作品获大连市金苹果奖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编著《海燕》创刊60周年纪念文集《海燕之歌》。年获中国散文学会颁发“中国散文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优秀编辑奖。担任大连出版社特聘编审。

大连话的基因密码

——读董晓奎《连语寻趣·大连方言》

文|曲圣文

七年前的年,董晓奎著《韵味·大连方言》由大连出版社出版,是作为“品读大连”城市文化系列丛书的选题之一。今番,大连出版社重新修订“品读大连”系列丛书,以“典藏版”的定位彰显城市文化魅力,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连语寻趣·大连方言》带着新的文化发现和研究成果与读者见面了。作为修订版新书,不仅是整体设计上的重新规划,文本上的调整充实也有很大变化。从收入词条来看,新增20余条,都是典型的大连方言词语。原有词条也有相应的补充完善,更趋近晓奎所要抵达的理想状态。

大连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的登连片,是汉语北方方言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品种,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大连方言因融合中原文化、关东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别具韵味,被大连民间称为“海蛎子味”。早些年,各区市县在地方志中都曾对大连方言做过粗浅记载,但是将方言郑重列入地方历史文化选题,深入剖析方言背后的市井生活、民俗风情与文化特质,从而读懂城市历史,弘扬城市精神,还是始于晓奎的大连方言写作。

晓奎对大连话的认识有个过程。当初接下写这个选题的时候,她几乎是方言的门外汉。但年轻,聪明,好学,加之良好的写作基底,让她顺利地完成了《韵味·大连方言》的创作。书出版后,她仍没有停下追索的脚步,继续搜求、阅读有关方言的各种图书、论文,乃至各种民间出版物。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韵味·大连方言》出版后,经我引荐,她与辽师大中文系迟永长教授见面,切磋交流关于大连方言的种种。迟教授在大学讲授现代汉语、逻辑学等语言学课程。她也获赠迟教授的语言学专著《大连方言音系》,自是获益多多。

也是在年,《海燕》开设“大连方言”栏目,晓奎是唯一撰稿人。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又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就是在专业上、学术上有所追求与探索。她广泛涉猎有关方言的各种词典、学术专著,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从她在全书后记中提及的即有:语言学家周振鹤、游汝杰的《方言与中国文化》,法国《小拉鲁斯词典》,罗福腾教授的《从胶东话走向普通话》,语言学家、词典编纂家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王树声的《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例释》,金受申的《北京话语汇》,语言学家史有为的《新华外来词词典》,等等。而从全书来看,旁征博引所涉书证,不下百种。为了寻找准确的词语含义,还读了很多文学作品。为了找到“大拿”一词的准确解释,她到处找工人出身的著名作家邓刚的小说。得知我有邓刚的小说集,她喜出望外,并终有所获。连我给她提供了帮助的人也为她高兴,与有荣焉。

《韵味·大连方言》大连出版社年1月插画作者王天用

作为写作者,晓奎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ly/11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