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示范建设的旅顺铁山街道
一、基本概况
旅顺铁山街道,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总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人,因境内有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老铁山而得名。
由于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的存在,铁山南北麓均属于老铁山保护区的保护范围,禁止发展工业、畜牧业等,为铁山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铁山街道党委、办事处,时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农业”模式,带动铁山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做法
(一)挖掘特色资源,完善基础建设
多年来,铁山人民致力于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集中精力发展休闲旅游经济,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关闭了铁山区域所有能够产生污染的厂矿,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利用铁山独有的古人类聚居地、汉代古城、大樱桃主产地、候鸟迁徙地、东北三省最南端等资源,逐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修建水塔、水库方塘,配套地下管网,完成观光柏油路,朝着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上进行发展,以吃农家饭、采大樱桃,看迁徙鸟南飞、游老铁山风光、观黄渤海景观的“旅游+农业”如火如荼开展起来。村民开办的农家乐,成为游客的“养生乐园”,村里的农业采摘园,大樱桃采摘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
(二)坚持全民参与,丰富旅游业态
铁山街道的旅游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证村民的充分参与,提高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保护乡村旅游景观的自觉性,提高村民对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长久支持力度。
铁山南山里地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面积20平方公里,由于处于老铁山的核心保护区,过去时旅顺最穷的地区,包含4个行政村,人口约人。由于特殊的小盆地地形,这里年平均温度高于山外2-3℃,各种农作物成熟期均早于山外。而且这里平均光照时间长,生长的水果含糖量远高于山外地区,大樱桃成熟期也早于山外1周左右,具有发展大樱桃产业的地理优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山里地区就有人种植大樱桃,但却浅尝辄止,没有带动周边村民致富,也没有摘掉部分村贫困村的帽子。年时,这里的郭家村年人均收入才约元。到了年,旅顺口区政府推出扶贫政策,支援郭家村种植了约亩的大樱桃,并陆续带动周边各村进入大樱桃种植产业。随着大樱桃果树成熟,大樱桃高昂的经济效益让农民们越来越尝到了甜头,种植大樱桃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掀起了全面栽植大樱桃果树的热潮。到年末,南山里地区大樱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约亩,大樱桃果园遍布南山里各个角落。这里的年人均收入也增长到了1.73万元,超过大连市农村居民年平均收入。
现在,面对大连地区大樱桃种植面积连年增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南山里地区也搞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新发展策略。注册自有品牌、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建造大樱桃批发市场、承办旅顺樱桃节开幕式、开展网络销售、与各大快递公司联合发展寄递业务,南山里大樱桃将一步步打出品牌,创造更高附加值。其中,铁山街道郭家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
(三)创新旅游模式,发展优质项目
铁山街道不断进行旅游模式的创新,积极挖掘资源,探索“旅游+农业”的新路子。
铁山街道对庄沟村近年来积极发展登老铁山,观迁徙鸟等项目,修建仿木登山路径通往老铁山主峰,欣赏原生态老铁山。
大力开展“摘优质果,吃农家饭”项目,全村有多亩十几个优良品种。被评为“辽宁省名牌农产品”等。同时,注册了仙缘牌大樱桃、仙缘牌苹果、仙缘牌桃子、仙缘牌杏子、仙缘牌槐花蜜等,还有苹果、桃杏,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采摘。有“巧嫂农家乐”“鸿运美食府”两家农家乐饭店。饭菜服务质量好,顾客盈门。年接待旅游人次18万人次,旅游年收入万元。
铁山街道陈家村辖区内有著名景区黄渤海分界线,可看到老铁山的黄渤自然分界的壮观景象,近年来对景区不断进行投资建设,已经成为大连市的著名景区,年游客量30万人。
三、发展启示
(一)坚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者,始终呵护绿水青山,持续推进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作,将生态资源保护作为头等大事,做大金山银山。
(二)坚持完善旅游设施,打造品牌特色
铁山街道领导班子以打造一个开放式村庄大景区为目标,根据村域特色,深入挖掘内部资源,为了更好扩大余村的知名度,在对现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以多方式、多途径开展宣传营销,通过宣传手册、媒体报道等形式扩大旅游工作的影响力,打造了新石器牌大樱桃、仙缘牌水果、巧嫂农家乐等品牌。
下一步,还要逐步建设候鸟博物馆、讲好候鸟故事等文化产业体系。充实各种登山、观海等拓展活动,策划私房菜,私人订制旅游路线等项目。逐步利用剩余闲置民房、迁出居民空出的民房进行民宿改造经营,形成民宿旅游产业集群。
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t/8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