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现混合感染大连疾控提示戴口罩

发烧、咳嗽、咽痛……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的到来,不少人反映自己或孩子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症状。近期,医院门急诊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患者中儿童居多,但也有不少成年人“中招”,特别是老年人。除了大众较为熟知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流感、新冠病毒感染,还包括细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专家提醒,需警惕肺炎支原体与腺病毒、肺炎链球菌等其它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大连疾控发布11月防病提示进入十一月,我市气温将明显下降,特别是在小雪节气过后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将较为频繁,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重点防控流感、水痘、新冠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见表1)。学校、幼托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等应落实好日常晨检和环境清洁消毒,谨防发生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腹泻等聚集性疫情。随着取暖季节的到来,特别是煤炉取暖用户,还应谨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1、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小贴士1.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特别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或触摸扶手或门把手等公共设施之后;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之后彻底洗手。2.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3.增强体质。均衡饮食,经常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4.若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注意安全社交距离。特别提醒1.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将至,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或空气流通欠佳的公共场所。2.多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均有相关疫苗,建议没有接种禁忌症的公众主动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体弱、免疫力低下者。3.建议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员密集、通风不好的公共场所时应佩戴口罩。特别是当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需要就医时,建议全程规范佩戴口罩。2.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腹泻预防小贴士1.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2.注意食品卫生,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煮熟后食用。3.常通风,少聚集。在室内要多开窗,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特别提醒1.因诺如病毒感染的患者有很强的传染性,建议进行隔离治疗,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可复课/上班。2.因诺如病毒患者呕吐物有很强的感染性,要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消毒,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同时消毒人员主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在消毒过程中被感染。3.流行性出血热预防小贴士1.注意生活和工作场所的防鼠灭鼠工作,及时清理环境,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2.注意饮食卫生,被鼠类咬过或被其排泄物污染过的食物一定不要再食用。3.高危人群可以接种疫苗预防该病,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4.一旦出现相关医院就诊,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要及时规范的进行治疗,绝大多数病例可以痊愈。特别提醒当人被鼠咬伤后,并不是所有被咬伤的人都会发病,一是看鼠是否带毒;二是看接触的人自身免疫情况如何。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为4至46天,通常为7至14天,因此,需要观察被咬者,重点在2周左右,最长2个月内,是否出现发热、“三痛”、“三红”等症状,一旦出现立即前往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发病前有鼠咬史。4.一氧化碳中毒预防小贴士1.在冬季使用煤气和燃煤取暖时,一定注意室内合理通风换气,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2.对取暖用的煤炉要装好烟囱,改良取暖设备,定期清理烟道、烟囱、风斗,密闭空间应设置通风管道。一定要等到煤炭完全燃尽之后再入睡,同时要保持炉灶和火炕的通风,睡觉前要检查火炉是否封好。3.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必须由合格人员负责,并定期检验,注意燃气热水器正确的使用方法。4.使用煤气灶具一定要定期检查灶具胶管是否牢固,并及时更换老化胶管,最好做到每两年更换一次,另外煤气总阀门一定要关好。5.有煤气或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当周围出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可以及早采取避险措施。6.避免在密闭车库或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长时间发动车辆或呆在车内开空调睡觉。7.吃火锅用木炭或煤气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j/14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