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辽宁科技大学,嘉顺科技打造镁制材料精
年即将进入尾声,站在历史的岔路口,对中国科技企业而言是危,更是机。从战胜疫情,到复产复工,再到横空出世的新基建和双循环,直到11月进出口规模创下新高,如此波诡云谲的开局和收官恐怕没人能预料得到。而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科技企业又该如何在逆境中破浪前行?不妨看看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三区叠加”、“多轮驱动”的营口,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12月11日,在营口市政府数字化厅召开的一场关于辽宁镁制材料精细化工技术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签约仪式能否让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忠伟有所放松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认的是,自五年前公司聚焦技术转型、开始产业升级,并投入巨额资金打造镁制材料精细化工以来,倪忠伟是压力最大的那个人。而今天,一系列的技术成果,不仅得到营口市副市长金莉、市科技局局长李宏、市科技局副局长邹本福、崔杨、大石桥市科技局局长田冰的认可,也为电工级氧化镁产业升级指明方向。
专注技术创新,昔日作坊成为中国名片
年,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还是一个小作坊,大石桥市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要知道,世界菱镁矿储量的21%集中在中国,产量的67%由中国提供,其中辽宁菱镁矿储量最为丰富,占全国的85.6%。在经过最初的发展之后,倪忠伟意识到,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短板,很多电工级氧化镁领域的诸多高精尖技术都被欧美国家垄断。到年,他赌上身家,投入巨额资金以技术驱动来改变行业现状,期望可以摸索出一条中国电工级氧化镁的发展道路。
而后十年,从最初的原材料开采和粗加工,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逐步研制建造出国内一流的电工级氧化镁高温炉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高温、中温、低温电工级氧化镁,到年,公司实现了高温铁盘粉国产化,成为目前国内该款产品主要的生产企业。五年来,公司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从来没有放松。公司管理层也非常清楚,唯有不断技术创新,通过与高校、研究所等的合作,借助这些专业人才和技术成果,才能进一步解决国产电工级氧化镁目前存在的诸多质量和技术问题,对企业发展和产品升级,推进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纵深布局,使其成为产业化、品质化以及规模化的高端电工级氧化镁行业巨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年,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与大连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设,随着与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合作逐步加深,为公司培养出更多有关特种镁质材料专业人才,并打造出一支技术强兵队伍,进而把产品做精做细、把企业做大做强。
而在今天,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又携手辽宁科技大学,终于将辽宁镁制材料精细化工技术产教融合创新中心落户在营口市大石桥市。对嘉顺而言,此次联合成立研究生工作站,既有利于提升科技部门科技人才优势,又切实为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关键作用,更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进程的重要举措。
正如营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莉在致辞中所言,辽宁科技大学与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辽宁镁质材料精细化工技术产教融合创新中心”、“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站”签约揭牌仪式,对于促进我市充分发挥辽宁科技大学人才、科研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产业优势,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从曾经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占地面积三万五千多平方米、年产量达2.5万吨,连续多年在国内出口电工级氧化镁粉企业中排名位列前茅、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公司,重视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是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战略。尤其在成为国际家电巨头“飞利浦”的全球合规供应商之后,公司在海外市场势如破竹,而今已成为一张电工级氧化镁领域响亮的中国名片,并在世界电工级氧化镁领域代言“中国品质”。
产业升级成果颇丰,携手共进再造辉煌
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奇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凭借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公司核心技术呈现出了“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良好态势。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xw/1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