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点评上汽集团电动智能变革加速

北京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791372.html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引用。

投资要点

上汽自主品牌:

荣威+R标+智己完善布局,

电动智能变革加速:

1)燃油领域以荣威品牌为产品核心,名爵品牌(原罗孚汽车品牌)作为全球化品牌车型,两大品牌目前均以10-20万元为主要价格区间,未来分别以鲸系列和名爵旗舰系列车型冲刺高端市场。2)电动车领域以通用五菱宏光系列面向10万元以下实用主义代步出行市场,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位置;荣威品牌电动车对应10-20万元区间(主打国潮风味);20-30万元市场推出R系列车型(主打科技时尚),30万元以上推出全新智己品牌(主打高端豪华)电动车,智己首款车型L7以长续航+高智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全价格带覆盖布局全面。3)电动化维度,上汽集团以纯电+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双线并进,并以独立子公司开放模式运作;电池开发+充换电多方式同步发展。4)智能化维度,上汽以开发云管端一体化全栈式解决方案为未来方向。5)营销维度,转型用户定义,深入挖掘细分市场,B2B转型B2C模式,解决用户需求痛点。

上汽合资品牌:

大众+通用合资新车密集推出,变化明显:

1)上汽大众:燃油车领域引进奥迪品牌以奥迪A7L为首+两款中大型SUV系列车型进一步完善上汽大众高端产品矩阵;电动车领域ID系列三款车型导入,定位20万元以上中高端纯电市场,较强品牌力有望助力销量逐渐爬升。2)上汽通用:短期来看随芯片短缺影响逐步消退,有望见底企稳;长期维度,年前计划推出9款新能源汽车,覆盖三大品牌、新能源技术型谱及主流车身形式。凯迪拉克首款基于通用全球电动平台BEV3开发的中型纯电动SUV——Lyriq车型年进入中国市场。3)营销维度,在增加产品导入的同时,上汽大众/通用着力构建ToC模式,重点布局核心爆款车型,以用户细分市场为标准,定义用户画像,更好解决车型矩阵冲突问题。

盈余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自主品牌智己+新R标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打开新能源市场,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电动智能技术变革进一步加速。合资品牌大众奥迪以及ID系列及通用新车型导入有望助力销量爬升。因此维持上汽-年营业收入//亿元的假设,同比+7.8%/+8.0%/+8.0%;对应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2.7%/+10.3%/+8.4%,EPS为1.80/1.98/2.15元,对应PE分别为11/10/9倍。考虑到上汽加速转型应对智能电动变革+新车周期开启,上调上汽集团投资评级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控制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低于预期;自主品牌SUV价格战超出预期。

1.自主品牌:

荣威+R标+智己完善布局,

电动智能变革加速

为加速全新一轮产品周期进程,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两个领域均进行产品矩阵的进一步更迭明晰,我们对上汽目前的产品矩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

1.1.产品维度荣威/名爵+五菱+R标+智己,

燃油电动各品牌完善产品矩阵

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燃油领域以荣威品牌为产品核心,名爵品牌(原罗孚汽车品牌)作为全球化品牌车型,前者偏商务及家用风格,后者则以运动时尚的年轻风格为主,两大品牌目前均以10-20万元为主要价格区间,未来分别以鲸系列和名爵旗舰系列车型冲刺高端市场,实现品牌的提升。电动车领域低端价位以通用五菱宏光系列为主的面向10万元以下价位出行的代步车,抓准国民代步需求,以低价+低续航+实用主义定义独特细分领域市场,持续占据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位置;中端则以荣威品牌旗下对应10-20万元电动车为主(主打国潮风味);中高端20-30万元市场上汽推出R系列车型品牌(主打科技时尚),更高端30万元以上电动车上汽推出全新智己品牌(主打高端豪华)电动车,全价格带覆盖布局全面。

对上汽未来核心品牌智己:上汽高端智能电动旗舰定位,智能时代出行变革实现者。智己汽车成立于年12月,以“出行自由+乘客知己+感动心动+陪伴共生+艺术赋能”等五大理念为品牌核心。目前两款车型L7高端轿车开启初步天使轮预售,LS7高端SUV概念车也已发布。

智己L7:C级大型轿车,长续航+高智能打造核心竞争力。1)外观:流线溜背,先锋美学设计,视觉冲击较强。大尺寸轿车车长5.1m,轴距3.1m。前脸设计包含品牌符号IM,前大灯配置DLP日间行车灯;车侧设计以饱满速率曲面与锋锐科技特征相结合,肩线较宽凸显车型前冲先锋气质;尾部采取悬浮车翼+一体式尾灯设计,综合风格以简驭繁,定义新时代豪华效率美学。2)内饰:仪表台由39英寸可升降大连屏组成,中控通道上方配置12.8英寸2K曲面中控屏,搭载以Linux系统模块为核心的智己IMOS系统;座舱内取消绝大部分实体按键,触控带有反馈形式,浅色系风格设计表现低调奢华。3)智能驾驶维度,传感器:配备智己IMAD硬件感知系统架构,以视觉为主,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感知方案包括12颗高精度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军工级超高精度惯导、高精地图以及V2X车端技术实现了度无盲区、六重覆盖感知能力;芯片:搭载英伟达Xavier芯片,最高可支持每秒30+TOPS的运算性能,全域打造8大冗余安全平台;软件算法:搭载自研SOA面向服务的原子化软件架构,以上汽自身近百亿公里数据积累,实现行业领先的全流程数据驱动算法能力,基于海量数据回流,所有模块通过感知、融合、预测、规控等性能实现全自动化的高效迭代更新。4)三电动力系统维度,智己L7采用高效动力学设计,整车风阻系数0.21,百公里加速3.9s,最高续航km。5)其他:智己L7配置轻量化全铝底盘、CDC智能电控减震器以及AKC后轮转向系统;前脸搭载ISC智慧灯光系统以及IM,Carlog智能车载摄像系统,实现高清4K拍摄。

与同价格区间的竞品车型相比较,智己L7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优势,智能驾驶芯片以及传感器配置处于领先水平,未来有望占据细分市场较大份额,重塑上汽自主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品牌形象。

1.2.技术维度:

面向核心增量技术领域,电动智能全面变革

1.2.1.电动化:纯电+氢能并进,

三电系统+充换电多模式运作

电动化领域,上汽集团以纯电+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双线并进,并以独立子公司开放模式运作。1)捷能科技:打造包含电池、电机、电控在内的三电系统以及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集成开发。2)捷氢科技:目前研发人员占比65%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70%以上,掌握从电堆核心零部件开发(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的完全正向开发能力,以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储氢系统为核心产品,目前已经率先搭载在上汽大通MAXUSEUNIQ7多用途车上实现量产。3)上汽联创电子:成立于年,以未来智能电动化时代电动转向系统(EPS)为核心方向,打破国外巨头技术垄断,并成功投入产业化使用。

电池开发+充换电多方式同步发展。上汽集团同步开发包括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固态电池在内的多种电池技术,电池设计平台化,模组式生产,保证安全性和兼容性以及生产的高效率。电池运营方面,上汽不仅开发高效充电技术,实现5min突破km+续航;还布局换电平台建设,针对B端/C端不同需求开发不同的车电分离模式。

1.2.2.智能化:

数字化为核心,打造全栈式解决方案

智能化领域,上汽以开发云-管-端一体化全栈式解决方案为未来方向。1)收购武汉中海庭数据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成熟广泛的车辆运营布局高精度地图领域发展,直接对标L4级别车路协同技术开发,同时利用实车+仿真测试反向提升L2/L3级别算法开发能力。2)零束开发全套核心软件算法,对以数据为核心的SOA软件平台、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OTA等方面进行对应内容开发,打通全域,布局L2/L3级别单车智能。3)上汽投资Momenta、联合Mobileye、华为、英伟达、阿里、腾讯等软硬件、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加速智能化汽车产业链的整体规模化形成。

1.3.营销维度:主抓用户定义,

组织构成优化打造强势竞争力

转型用户定义,深入挖掘细分市场,B2B转型B2C模式,更好解决用户需求痛点。上汽通用五菱以五菱宏光+宏光mini准确定位国民拉货用车+出行代步用车两大细分市场,上期未来车型开发和技术研发均以面向用户为关键点,构建主机厂B2C能力并对业务模式和资源架构进行相应调整,以技术服务产品,以产品服务用户,以用户为终极目标,智能化车型SOA服务以及OTA升级领域即为上汽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在技术和产品端的直接反映。

企业组织方面,上汽变革的核心要点包括:1)核心供应链零部件厂商拆分独立,市场化运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打造零束、智己等团队科技型初创风格,实施股权激励等措施加强人才吸引。2)核心领导团队年轻化,启用年轻群体作为重点项目负责人。

2.合资品牌:

大众+通用合资新车密集推出,

变化明显

上汽大众:1)燃油车领域,整体随芯片短缺逐步缓解有望触底反弹,并且在保持燃油车市场国内较高市占率的基础上,未来会引进奥迪品牌以奥迪A7L为首+两款中大型SUV系列车型,进一步完善上汽大众高端产品矩阵;2)电动车领域,ID系列三款定位20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的纯电车型陆续导入,抓住国内目前电动车市场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有望带动大众在电动车领域销量攀升。

对上汽大众未来核心看点车型ID系列:ID.4/ID.3/ID.6预计先后导入中国市场,,较强品牌力有望助力销量逐渐爬升。目前已经上市的为ID.4X;ID.6于上海车展首次亮相并开启预定,于.06.17正式上市;ID.3预计将于年内首发亮相,年上市。

1)ID.4X,于.03.25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20.0-27.3万元,是基于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出品的全新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km,快充时间缩短至40min完成80%电量,百公里加速8.5s。外观方面:运用“光语律动”设计理念,型面饱满、线条动感。贯穿式镀光前脸设计将未来感元素注入轮廓主体,配合IQ.Light光眸矩阵式大灯。内饰方面,ID.4X配备数字化座舱布局,极简设计凸显科技风格。5.3英寸液晶仪表+12英寸中控大屏悬浮双屏结合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搭配全视野玻璃天顶,营造浓厚未来科技氛围。

2)ID.6X,大众品牌旗舰系列纯电SUV,于上海车展开始初见版预售,.06.17正式上市,售价23.99-33.69万元,续航里程//km,为ID系列相比ID.4定位较高的7座纯电中大型SUV,车长与轴距分别为/mm。外观来看,ID.6同样注重豪华个性的营造,车身线条复杂,并且保留进气格栅等燃油车风格,大灯采用前贯穿式LED大灯组和贯穿式LED尾灯。内饰来看,配置AR-HUD,12英寸中控大屏+i-ID信息组合仪表,科技风格较强。

3)ID.3,同样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主打纯电紧凑型SUV市场,车身尺寸分别为//mm,轴距mm,续航里程为//km,百公里加速8.9s。参考ID.3海外市场欧元的售价,预计国内市场售价30万元人民币左右。

上汽通用:根据通用自身规划,未来其将在气化、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三大领域持续进行大规模投入,在年之前投资超过亿美元,用于开发新一代纯电动车型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开发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BEV3)以及该平台的核心基础——全新Ultium电池系统。未来4年内,通用将在全球推出至少20款电动汽车。面向中国市场,-年间计划推出9款新能源汽车,覆盖三大品牌、新能源技术型谱及主流车身形式。另外,基于Ultium电池系统和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开发的电动车型将同步引入中国市场,凯迪拉克基于上述平台开发的首款中型纯电动SUV——Lyriq车型预计将于年实现量产在国内上市。未来5年内,通用汽车在中国推出的所有新车型中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超过40%。“新能源车型将实现%国产,零部件也将全部实现本土采购。短期来看,随芯片短缺影响逐步消退,未来有望见底企稳。

品牌营销维度,在增加产品导入的同时,上汽大众/通用着力构建ToC模式,重点布局核心爆款车型,以用户细分市场为标准,定义用户画像,更好解决车型矩阵冲突,产品打架的问题。

3.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自主品牌智己+新R标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打开新能源市场,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电动智能技术变革进一步加速。合资品牌大众奥迪以及ID系列及通用新车型导入有望助力销量爬升。因此维持上汽-年营业收入//亿元的假设,同比+7.8%/+8.0%/+8.0%;对应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2.7%/+10.3%/+8.4%,EPS为1.80/1.98/2.15元,对应PE分别为11/10/9倍。考虑到上汽加速转型应对智能电动变革+新车周期开启,上调上汽集团投资评级为“买入”评级。

4.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进展低于预期。如果全球疫新冠疫情控制低于预期,则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乘用车需求的复苏。

乘用车行业需求复苏低于预期。乘用车需求复苏是公司业绩改善的重要行业因素,若低于预期,则会加大公司各品牌的销售难度,对盈利产生影响。

新能源汽车发展低于预期。如果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则会影响行业整体电动化发展进程,对长城欧拉销量及自身利润产生重要影响。

前期相关报告

《上汽集团:芯片短缺影响持续,自主表现较好》-06-07

《上汽集团:4月批发同比-15%,上汽自主表现较好》-05-12

《上汽集团:利润高增长,略超预期》-04-30

东吴汽车团队介绍

黄细里团队负责人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6年汽车行业研究工作经验

工作邮箱:huangxl

dwz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xw/115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