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大连新蓝图
刚刚闭幕的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擘画了大连市未来五年到未来十五年的美好发展蓝图。
2月8日
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邀请大连市发改委副主任顾在浜
介绍《规划纲要》有关情况
大连市发改委副主任顾在浜
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纲要》包括15章63节25个专栏。
第一章为擘画现代化建设新蓝图,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成绩,研判发展环境,展望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第二章至第十四章为主要任务;
第十五章为保障措施。
大连全市“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根据全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安排,《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三项具体任务
1
强化战略科技引领,建设创新策源中心;
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3
推动数字化赋能,建设数字大连;
4
增强服务带动功能,推进亚太对流枢纽建设;
5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6
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打造新时代双向开放新高地;
7
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打造东北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
8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9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国际化城市品质;
10
夯实绿色发展根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11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幸福大连;
12
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人文大连新气象;
13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城市。
起草过程
大连“十四五”《规划纲要》起草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推进:
完成基础研究
聘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参与规划编制,组建了“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完成了55项前期课题研究。
形成基本思路
落实国家、省、市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结合《大连市城市愿景规划》,形成全市“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同步启动全市41项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指导各地区开展发展规划编制,建立统一的规划体系。
完成《规划纲要(草案)》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数易其稿形成《规划纲要(草案)》。年12月30日,经市十六届人民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后,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发展改革委进行充分的衔接,并根据衔接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年1月25日,《纲要(草案)》通过市委第次常委会审议。
主要特点
一
坚定不移落实国家和省赋予我市的重大战略。
二
坚定不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三
坚定不移落实城市愿景目标任务。
四
坚定不移倾听民意汇集民智。
《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市加快建设“两先区”的重要行动指南。
就热点问题,大连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宏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立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宏、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长顺回答了记者提问。
大连市科技局
大连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宏志
问:《规划纲要》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引领,建设创新策源中心。请问“十四五”期间大连如何通过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答:“十四五”期间,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将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基础,聚焦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主体,聚集科技人才,加快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重点抓好五件事。
1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高水平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打造洁净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科学技术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支持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辽宁实验室精细化工与催化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推动大连先进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光子科学中心。前瞻性谋划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发展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群。统筹推进自创区“一区、多园、多点”建设,打造自创区升级版。
2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洁净能源、生命健康、海洋工程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探索科技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积极争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到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5%。
3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学研联盟,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积极构建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梯次引育体系。到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量分别超过家和家。
4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与产业对接通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打造“国家—省—市—区”科技创新创业赛事平台。健全多元化科创投融资体系,建设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推动创新、产业和资本无缝衔接。到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
5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打造人才集聚新优势。全面落实人才支持政策,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科技人才创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集聚外国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积极促进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全方位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创新合作,深耕中日、中韩、中英等国际科技合作。
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副局长张立志
问:“十四五”时期大连制造业发展方向及产业布局情况?
答:“十四五”时期,我市要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重点发展石化、装备、消费品等传统支柱产业,以及数字产业、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洁净能源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其中——
石化产业要逐步减少燃料型产能,增加原料型产能,提升我市炼化一体化水平,增强烯烃、芳烃等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供给能力,推动深加工;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发展精细化工,拉长产业链。
装备制造业要以短板装备攻关和国产化替代为突破口,围绕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水平和能力,增强先进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推动产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和成套化。
消费品工业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要任务,聚焦农副食品及海产品加工、服装纺织、家具木业等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的领域,完善和打造产业链条;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提升我市消费品产业品牌综合竞争力。
新兴产业要围绕数字产业、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洁净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以产业集群建设为重要举措,围绕我市优势细分领域,抢抓发展机遇,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形成一批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提升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产业布局方面,结合大连产业布局特点和各地区的资源禀赋,提出“一核一轴两翼多组团V型向北发展”的点轴发展空间格局。具体以主城区发展“工业大脑”为核心,以沈大高速为轴,以渤海沿线和黄海沿线为两翼,多组团V型向北拓展“工业骨骼”的空间发展格局。同时,明确各区块的主体功能和分工,具体形成主城区研发总部、加工基地向北发展的空间格局。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副局长王宏
问:就业一直是社会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xw/1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