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下半年20余新盘将入市竞争激烈板块
年中,各种楼市半年报相继出炉。日前,大连新峰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发布《年大连房地产市场运行报告》,不仅对大连楼市上半年市场做的了详尽的分析,更对下半年楼市的走势、房价发展等给出了大胆而科学的预测。
图解楼市半年数据干货
01
大连商品房市场整体情况
02
量升价降,土地市场平稳
成交量稳中上涨。年初土地政策宽松调整,市场热度提升,供应量、成交量同比大幅提升,年下半年,开发商在土地储备补充的情况下逐渐恢复理性,年上半年第二季度土地供应开始放量,成交率高。
楼面地价下降。一方面,成交区域以金州新区、旅顺口区为主,区域成交结构拉低整体均价;另一方面,热点区域地块起拍价高,溢价率下降。此外,年土地供应计划公布后也增加了开发商拿地的观望情绪。
金普新区一枝独秀,甘区价格引领
核心主城区土地寸土寸金,金旅两区连续成交多宗地块,两区引领全市土地市场。年上半年土地供销集中在金州新区,其次为中山区及旅顺口区,甘井子区仅成交一宗地块,高新园区成交两宗小体量商业用地,西沙两区无土地供应。
成交重点区域转移。年上半年金普新区代替甘井子区成为成交主力区域,其中开发区金石滩板块、开发区中心板块表现突出。旅顺口区与中山区为成交次主力区域,旅顺口区以旅顺新城区、旅顺开发区为主,中山区东港板块最后一宗居住用地成交,且为近七年唯一一宗居住用地。
供销齐降,价格维稳
开年受疫情影响,工程停工、延期等影响项目取得预售证时间,使得年第一季度新增供应明显减少,直至第二季度供应才有明显好转。
上半年,同比量降价升。成交爆点在纯刚需、低总价投资方面。金普新区、甘井子区为全市成交主力,开发区小窑湾板块的迅速崛起,拉动金普新区整体成交量;甘井子区不及去年同期销量,价格提升;中山区成为公寓成交主力,使得区域成为限购区域中的佼佼者。
年上半年普通住宅、公寓和写字楼供求比低于1,商业及别墅产品供大于求,整体供求比趋于平衡。
区域表现
非限购区域支撑全市市场,为销售主力,金州新区和西岗区超同期,大部分区域价格上涨。
年上半年,商品房供应以金州新区以及甘井子区为主。
限购区域中,中山区公寓为销售主力;虽然高新园区销售量限购区域排名第二,但远不及去年,区域供应持续缩水,将面临后力不足的情况。
金州新区新增供应集中在开发区小窑湾、金石滩等边缘区域;小窑湾板块迅速崛起,成为全市市场新的增长极;区域价格变动幅度较小。
甘井子区供应多点开花,体育新城贡献主要力量;销售主力为以体育新城和大连湾板块为首的甘北区域,以刚需、刚改客户为主,区域既能承接中心城区外溢刚改的客户,也吸纳少量金州新区的改善内流客户。
西岗区成交量同比大幅上涨,大连融创壹号院、保利熙悦为区域增添新动力。
中、甘、金存量高。中山区、甘井子区、金州新区存量均在万㎡左右;金州新区去化周期最优。大部分区域去化周期拉升。
存量及去化周期:中山区、甘井子区和金州新区为全市存量三高区域。中山区库存主要集中于东港板块,公寓居多;甘井子区和金州新区存量较同期明显上涨,两个区域均有多个项目入市,存量上涨,金州新区去化周期全市最优。
目前来看各区中,高新园区供远小于求,去化压力最小,区域后力不足;西岗区存量最少,去化周期紧随金州新区之后。
存量同比:受疫情影响,销售速度下降,年上半年大部分区域存量同比不同程度上涨,但高新园区库存明显下降,高新园区涉宅用地稀缺,供应不足,存量直线下滑;去化周期上涨为主,仅西岗区、沙河口区和金州新区去化周期缩短。
小结:
年为激活市场,释放大量土地,但土拍起价较高,单宗土地出让金高企;同时市场形势严峻,开发商出手谨慎。
放宽落户政策,推进常住人口住房的保障;公积金政策调整,维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市存量下降,去化周期维稳。
年下半年的土地成交量减少,同时受疫情影响,工程停工、延期等影响各项目取得预售证,导致年供应下降,供小于求。从年的土地供应计划及第一次土地招商说明会来看,年下半年的土地供应量仍会比较充足。
各类物业市场情况
03
商品住宅供销走势
——量降价升,库存走低。
供应:上半年七区供应万㎡,属于历年同期平均水准,并延续近四年先抑后扬的态势;
成交量价:上半年成交万㎡,受疫情、部分热点板块阶段性缺货、价格坚挺等因素影响,跌至近四年最低点;主城五区市场份额有所降低,但是无论主城还是新城区,新入市项目价格多数处于高位,进而使得全市价格首破元/㎡大关;
存量周期:库存降至万㎡,去化周期受一季度市场几近停滞影响,跳升至26个月。
商品住宅区域供销存状况
商品住宅产品供销结构
——90-㎡供销两旺
供应:90-㎡产品占比持续增加至40%,坐稳第一主力;60-90㎡产品其次,但占比出现下滑趋势;60㎡以下产品已不足10%;
销售:与供应结构基本同步,90-㎡改善产品最受欢迎,占比37%;60-90㎡产品下降至33%;其他面积段产品变动较小。
商品住宅区域销售结构
——成交主力区偏爱改善。
上半年销量靠前的金、甘、中、旅四区均以改善产品为主,主要体现在90-㎡面积段;
新城两区形成刚需、改善势均力敌的双擎支撑局面;
传统核心区及高新园区因小面积公寓产品较多,出现伪刚需情况。
商品住宅产品销售分析
主城主力分化,新城主力集中。
主城区:60㎡及60万以下产品成交最多,主要体现为公寓产品;其次为90-㎡、-万和-万两种产品,是体育新城和东港板块热销的真实写照。
新城区:60-90㎡、60-80万产品去化最多,主力为金州新区的湾里、小窑湾板块;其次为90-㎡、80-万产品,小窑湾为绝对主力,旅顺口区主要集中在旅顺新城区板块。
商品住宅热销板块
全市七区累计销售量万㎡,TOP10占比67%;销售额亿元,TOP10占比65%。
普宅市场
供应稳定,量跌价涨。
供销走势:年上半年第二季度进入供应高峰期,新增供应量与往年基本持平;销售量与全市商品住宅走势基本一致,同比环比均大幅下滑。
存量及去化周期:普宅存量匀速下降,去化周期受疫情影响提升至20个月。
公寓市场
投资消减,自住当道。
供销走势:年上半年,全市公寓供应同比下降43%,销量同比下降14%,投资型公寓产品受疫情影响严重,投资客多退市观望。目前公寓重地东港板块主力供销项目多为住宅式公寓产品,上半年东港板块销量依旧坚挺,销量同比呈上涨的态势,销售面积占全市近7成;全市公寓市场成交价格结构性上涨。
存量及去化周期:全市公寓存量下降较慢,近两年在万㎡左右波动,年1-3月受疫情影响销量低迷,导致去化周期延长至49个月。
别墅市场
供大于求,销量低位。
供销走势:上半年新增供应同比上涨%,项目主要集中在金州新区及甘井子区;疫情压制部分高端改善客户购房需求,热销项目库存不足,高总价项目去化慢,导致别墅市场销量降至低位,同比下降36%,销售主力区域为金州新区及高新园区,成交价格稳中略涨。
存量及去化周期:全市别墅市场库存回升至万㎡,上半年销量低迷导致去化周期延长至45个月。
写字楼市场
上半年断供,价格低位。
供销走势:年东港、泛星海等商务板块带动销量、提升整体价格;年供应集中在金州新区,销售量价触底,去化周期拉长。年上半年无供应,中山区成交一套,其余成交在高新及金州新区,价格低位运行。
存量及去化周期:以租代售已成写字楼出让常态,去化难现象持续。
商业市场
供大于求,价格临近均值。
供销走势:上半年商业市场供销比为1.5,销售量处近年低位。整体来看现阶段商业价格接近近年市场均值。
存量及去化周期:近一年,供大于求现象持续,去化周期加速上行。
主城区住宅价格高,改善需求将会越发集中,刚需群体将被挤压至主城远郊乃至新城区中。
小结:
地方政策面继续向好,公寓市场将迎来产品洗牌期,中大面积类住宅产品将成为主流产品,决定公寓市场容量上限。
品牌房企半年表现
04
销售排行-操盘口径
销售排行-权益口径
房企表现
品牌房企销售集中度继续走高;土地供应区域继续外移,市场环境所影响品牌房企积极性大打折扣。
近年来,大连前十房企销售面积所占市场份额稳步上升,在全市各区域集中进驻和大力布局,很大程度上品牌房企决定着市场量价的走势。年品牌集中度达到历史峰值。进入年,土地供应主力区域由甘井子区转移至金州新区,开发商拿地更加慎重,品牌房企仅成交5宗土地,占比全市16%。
上半年销量受到疫情影响,但销量前十品牌房企仍占据全市超过五成之多。品质、物业等附加值都是客户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的主要因素。
纵观整体市场,品牌房企仍牢牢占据土地市场,同时,面对传统住宅产业利润缩小的前提下,且市场容量有限的局面,中小房企进入则陷入两难。
小结:
上半年,前十房企销售面积.8万㎡,同比下降16%。但前十房企销售面积仍占全市范围的53%,品牌影响力充分得到体现。
万科成为上半年销售面积、套数、金额的三料冠军。中海、融创领跑第二梯队;
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房企转战线上售楼处与直播等活动层出不穷,恒大更是全国在售楼盘住宅可享受75折扣优惠等极限优惠手段。随着疫情稳定,各房企逐步复工,市场供应量集中爆发助燃市场热度。进入6月整体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tw/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