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博物馆里的绘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吃粽子
上一篇文章: 大连,隐藏在名字里的文化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专属美食,清代诗人吴曼云曾写有一首赞美粽子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粽子早在春秋时候就有出现,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经数千年传承发展,现在粽子的种类越来越多。
喝雄黄酒饮雄黄酒是古人解毒避瘟的习俗,雄黄虽可入中药,但有毒,它是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物,是制取砒霜的主要原料,所以不要草率服用雄黄酒。其实在古代很多地区也只是将雄黄与酒混合晒过之后涂于小儿鼻子额头,并不饮用。
吃五毒饼五毒饼是端午节特色食品。所谓五毒饼并不是真的有毒,而是酥饼上面有蝎子、蟾蜍、蜘蛛、蜈蚣以及蛇的“五毒”纹样,吃五毒饼寓意不畏毒虫蛰咬。
赛龙舟相传楚国屈原投江自杀,许多人因不舍而划船追赶拯救。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佩香囊、系五色彩线端午节时,民间还给小孩佩香囊、系五色丝线,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点缀装饰。将五彩线系在手臂上大约是从魏晋时期就流行起来了,古人认为五月“恶”月,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因此,五彩线又称“长命缕”。
挂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用以驱瘴。艾草属菊科蒿属常见植物,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各地。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温经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艾草具有抗虫、抗菌、抗病毒、抗癌、抗过敏、止咳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
一起了解了端午节习俗,接下大家跟随大连自然博物馆志愿者杨大开老师开始今天精彩的绘画课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y/1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