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美术馆middot网上美术馆王嵬

鐧界櫆椋庢鐨? http://pf.39.net/bdfyy/zqbdf/171102/5810324.html

△宁静的丹麦小城——赫尔辛格

光荣小城

王嵬距哥本哈根东北方向不到40公里的赫尔辛格,是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小城之一,被安徒生称之为“丹麦最斑斓的一角”。它与对岸瑞典的赫尔辛堡隔海相望,中间是连接波罗的海与北海的厄勒海峡,最窄处仅有4公里。历史上,赫尔辛格与赫尔辛堡曾同为一座城市。厄勒海峡大桥建成前,这座小城可以说是丹麦与瑞典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咽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我曾数次来过赫尔辛格。年秋,王彤邀请我在海峡对面的赫尔辛堡参加“中国文化周”,呆了半个月,隔三差五乘渡船过来。或看克伦堡宫,或参观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或搭火车去哥本哈根转悠。赫尔辛格就像一座驿站,偶有驻足,更多的是匆匆路过。年初,王彤和蓝兰又邀我来丹麦,出席一年一度丹麦最著名的“康纳协会”艺术展开幕活动。其间他们有意安排我住在赫尔辛格一家可以看到海峡与对岸极有品位的设计酒店,方得充裕闲暇,细细打量这座在丹麦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小城。古老的赫尔辛格,肃穆端庄,宁静安详。雨后的周日早晨,街道上看不到行人,更显凝重和空旷。赫尔辛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二世为城市命名。市中心的圣·奥拉大教堂最古老的部分建于十三世纪,如今依然挺立。千百年来,岁月沧桑,风云变幻,这座小城见证了丹麦的强盛与屈辱。

△北欧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克伦堡宫

克伦堡宫意为“皇冠之宫”,年由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正式命名,不过在十五世纪初,它就已经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了。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克伦堡宫是丹麦最富盛名的宫廷建筑之一,是丹麦人民重要的民族象征,俗语“驶向克伦堡”的意思就是返回丹麦祖国。几百年历经风雨,它始终镇守在厄勒海峡西岸。面海一侧构筑的城墙上,排排大炮直指海上,成为保卫国家的坚固要塞。

△护城河环绕的克伦堡宫

走过护城河上吊桥,绕过宫墙,进得并不高大却易守难攻的宫门,大块岩石砌成的克伦堡宫环绕四周,气势雄伟,蔚为壮观。中间如天井般巨大的庭院,这是典型欧洲古堡设计。安全的庭院是城堡里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可散步,可晒日,可习武,可操练,可屯兵。而精华则在城堡里面,尤其是像克伦堡宫这样的宫殿式城堡,更是尽显皇家气度与奢华。历史上曾有数位国王与王后在克伦堡宫居住过,因此宫内装饰豪华精美,尽显皇家气派。既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印记,也有早期巴洛克风格。数百年的岁月,克伦堡宫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变故,也遭受过大火的损毁和异族的占领与洗劫,几度重建与修复,浴火重生,依旧傲然挺立,成为北欧最精美的文艺复兴建筑。

△克伦堡宫堡垒直指海上的大炮

△克伦堡宫一间卧室的壁炉上摆放着来自中国的瓷器现如今,克伦堡宫已成为了解丹麦历史的博物馆。宫内的陈设,据说是一丝不苟地恢复到弗里德里克二世和克里斯蒂安五世时期的原样。庄重的国王大厅,华丽的宴会大厅,威武的击剑大厅;大理石壁炉,雕琢的门厅,考究的吊灯,古老的家具;油画,雕塑,瓷器,挂毯,佩剑,兵器,火枪,林林总总,无不华美。在数个房间的壁炉上,还摆放着来自中国的精美瓷瓶,有青花,有粉彩,这应是当时欧洲的时尚。

△在克伦堡宫外院墙上的莎士比亚浮雕像

克伦堡宫还因莎士比亚的不朽名剧《哈姆雷特》而闻名于世。莎翁这部剧作的故事源自丹麦民间传说,他以克伦堡宫为剧情背景,将其描述成故事的发生地。复仇王子哈姆雷特,便在这座城堡里,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直到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演出《哈姆雷特》的舞台,仍就在克伦堡宫的庭院里。每年八月都将在此举办戏剧节,上演的剧目中也必须要有《哈姆雷特》。那必是一场全世界的戏剧盛会,一定会吸引诸多著名演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热情观众。当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回荡在克伦堡宫上空,历史仿佛穿越了,艺术与现实交融了。这会给现场观众带来多么奇妙的艺术体验呀,也无疑会给他们精神上带来极为强烈的震撼!△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沿海岸从赫尔辛格南行几公里,穿过一片典型北欧乡村田园,在巨树参天的厄勒海峡岸边驻足,这里有一座集绘画、雕塑、现代建筑、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美术馆——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建成于年的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只陈列和展出二战以后的现代艺术作品。这里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最顶级的现代艺术家的作品,诸如毕加索、培根、贾科梅蒂、劳申伯格、利希腾斯坦、亨利·摩尔、考尔德、杜布菲、基弗、巴塞利兹、安迪·沃霍尔、封塔纳、罗斯科、德·库宁等等。从而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给古老的丹麦带来了现代艺术的生机。

△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庭院内的亨利·摩尔雕塑和低调的美术馆正门入口

走进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如同来到一处森林中的乡村别墅。庭院中摆放着英国艺术家亨利·摩尔的青铜雕塑,树荫下长满爬墙虎的这栋老别墅建筑便是美术馆的入口。走进门来,视野豁然开朗,迎面一大片落地玻璃门窗的外面,是绿莹莹的草地和黑森森的密林,蓝天下划过一道深蓝色波罗的海,不远的对岸瑞典山川清晰可见。美国艺术家亚历山大·考尔德的动态雕塑在微风中摇曳着,色彩艳丽的几何形体轻盈摆动,点点发亮。通向所有展厅的廊道差不多都有一排这样的门窗,随着地形和视角的起伏转换,景色也在变换着。草地上、池水边,或亨利·摩尔,或让·杜布菲,或考尔德,或凯撒·巴达奇尼,大师们的雕塑与自然美景相互衬托,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晴朗天空下的路易斯安那博物馆

△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掩映在自然与夜色之中

展厅里现代艺术家纷繁不羁的作品扑面而来,尽情展示着他们不屑传统,个性张扬,风格迥异,独立怪异,与众不同的艺术探索与状态。

△贾科梅蒂的雕塑《行走的人》

瑞士艺术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在二战及战后人们普遍存在的恐惧与孤独情绪中,找到了他的艺术表达。那些细如火柴杆的青铜人物雕塑,细细长长的行走或站立,犹如被战火烧焦的生命,瘦小、细弱的外表包裹的是饱满与不屈,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视觉隐喻和哲学意味。贾科梅蒂抓住外部世界瞬息即逝的幻象,将那些无表情的面容与孤独痛切的神秘身影陈放在空旷里,让人们去追问。

△基弗的巨型版画作品《世纪伟人》

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在德国战后废墟之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试图在其作品中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残忍和恐怖,重新审视德国的历史与文化,并希望为战后的德国疗伤。他在作品中大量运用油彩、钢铁、石头、树叶、稻草、铅、灰土等综合材料。巨大画幅本身就承载了他内心的沉重与压抑,饱含了他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与视觉冲击。

△培根的作品

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是战后最杰出也是最有争议的画家之一。他在作品中运用粗犷强劲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恐怖、荒蛮、孤寂、兴奋和愤怒。在他笔下,形象不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被肢解甚至扭曲的灵与肉。他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真实的面目。培根在作品中呈现的人物变成了令人不适的畸形和病态,表现出被摧残后的怪诞幻象和内心痛苦的痉挛。威廉·德·库宁是荷兰裔美国艺术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在二战中,西方艺术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纽约。移民艺术家与美国本土艺术的结合,导致了许多新艺术观念和风格的诞生。德·库宁与波洛克等人的艺术探索,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核心成员之一。他的笔触迅疾、粗重、猛烈,再加上黒瓷漆等各种新材料的使用,画面的形象分解程度越来越高,充分表达了他躁动不安的情绪。二战时,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德国对丹麦领土的要求是必然的。年4月9日早凌晨,德军越过边境,陆海空并进,偶尔遇到轻微抵抗,长驱直入挺进哥本哈根。这是一场在军事实力和武器装备上相差极为悬殊的战争,战斗仅持续了四个小时,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为尽可能减少丹麦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被迫宣布投降。交战中,德军共俘获了四百多丹麦士兵和警察,并将他们送往德国关押,直到战争结束。这其中有一位警察的儿子,是我认识的丹麦“康纳协会”成员J·P·克莱曼先生,他是一位雕塑家。丹麦人民对占领者的抵抗活动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年之后。他们成立了“自由委员会”和“国土与人民”等地下抵抗组织,并在瑞典组建了一支有五千多人的武装力量“丹麦营”,他们以各种方式开展反抗法西斯德国和本国纳粹分子的斗争。赫尔辛格成为抵抗运动的重要前沿,他们在这里转移和掩护反法西斯战士,运送和保管枪械物资,给受迫害的犹太人提供帮助。这座小城为丹麦的自由与解放,做出了勇敢的贡献。

△古老的赫尔辛格火车站

古老庄重的火车站,是赫尔辛格曾经的城市中心,在车站广场边上,矗立着一座不算高大的纪念碑。纪念碑主体由多个青铜管组成一根圆柱,象征着团结和力量。花岗岩基座上镌刻的碑文记录下二战中发生在赫尔辛格的一次重要事件,是这座城市的光荣与骄傲。

△战后为纪念赫尔辛格民众给予犹太人帮助而设立的纪念碑

这是一个在二战中极为罕见也十分感人的事件。年9月底,希特勒向德国驻丹麦占领区总督沃纳·贝斯特下了达清除所有丹麦犹太人的命令,要求他马上实施抓捕行动。贝斯特迅速将这一消息透露给丹麦有关人士,在极短的时间里,生活在丹麦的多犹太人和多他们的配偶,匆匆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城市,逃往赫尔辛格等北部沿海地区的港口和渔村。在淳朴善良的普通丹麦民众帮助下,他们自发的将这些无辜的犹太人收留藏匿起来,并用简陋的渔船、小艇和帆船,借着夜色,几天之内把他们全部运送到对岸的中立国瑞典。包括赫尔辛格在内的丹麦民众,冒着生命危险,在惨绝人寰的二战大屠杀期间,完成了这一解救犹太人免受迫害的壮举,使超过90%的丹麦犹太人奇迹般的获救。人性的光芒在这一刻得到了彰显,在残酷的战争和杀戮中,正义和良知没有被泯灭。卡梅隆导演的电影《午夜奇迹》,就是从一个家庭的特殊视角,讲述了二战中发生在丹麦的这一真实感人的故事。贝斯特在那关键的几天,下令德军巡逻艇暂停对厄勒海峡的夜间巡逻,默契了这次大规模的民间撤离行动。因此在战后纽伦堡审判中,丹麦各界纷纷请求法庭对贝斯特给予一定的宽恕,希望从轻发落。然而,贝斯特是德国老牌纳粹党徒,并在波兰和法国犯下累累罪行,法庭最终判处贝斯特死刑,后改判五年有期徒刑,年被释放,年去世。不时有人在纪念碑下献上鲜花,人们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古老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并没有成为今天赫尔辛格发展与前行的负担。他们在努力续写着属于当代语境下的城市辉煌与荣光。无论城市大小,都会面临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问题。赫尔辛格同样如此。曾经在城市当中开设的船厂、船坞、仓库和许多坚固的工业厂房,大部分已经完成其工业时代的使命。如何转换这些工业遗迹的功能,并不是简单拆除了事,而是被智慧的赫尔辛格人加以充分合理的改造与利用,使之成为承载城市历史与文化,具有当代设计理念的文化新地标。

△设计当代的丹麦国家海事博物馆与远处古老的克伦堡宫相得益彰

年落成的丹麦国家海事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丹麦海事强国历程的国家博物馆。它坐落在赫尔辛格独特的历史环境与空间环境中,具体一点说,它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克伦堡宫与由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城市文化中心之间,原有的一片旧码头空地上和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老船坞内。博物馆建在这样的位置,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把博物馆安放在地面之下,以如此低调的形式,在视觉上尊重了与之毗邻的克伦堡宫,使得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在同一个空间中遥相对映。

△重达一百吨连桥钢梁是中国制造的

这样一座低于海平面的现代化博物馆在丹麦是前所未有的。原有的船坞被完整保留,成为博物馆的大庭院和开放的室外活动休闲区。三座双层连桥通道横贯在船坞上,来自中国制造的每根重达吨的钢梁,从不同方向将博物馆与地面园区相联接。厚达1.5米的船坞墙体未做任何改动和修饰,只是切开了部分墙体,作为博物馆入口和采光的窗户。沿着下行的连桥通道,在新与旧的融合与交替中进入博物馆。所有展览空间和其它功能区均设置在围绕船坞墙外的地下部分,教室、会议室、办公室等一应俱全,还有大面积的公共休闲区,为参观者提供咖啡和餐饮,图书和衍生品。博物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的展陈形式,构成生动有趣的观展体验,让参观者从航海开始,通过对港口、海运、战争、贸易等方面的了解,讲述了丹麦作为世界最大航海国家之一悠久光辉的传奇历史。这座博物馆成为丹麦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环境的经典现代建筑杰作之一。

△赫尔辛格文化中心与圣·奥拉大教堂

△旧仓库砖石与现代钢结构玻璃幕的完美结合

紧挨着丹麦国家海事博物馆的赫尔辛格文化中心,整体建筑是在一座旧码头仓库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在沉淀着历史包浆的红砖墙面,大面积突出的几何形钢结构和玻璃立面打破了原有老仓库的陈旧气息。既保存了原有建筑的工业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使整个建筑充满了现代感。室内设计和功能区的划分做得十分合理精细,轻盈通透。家具陈设摆放也很用心,处处体现着北欧简约风格。

△文化中心一楼餐厅

在一楼餐厅点一份丹麦汉堡,喝一杯当地啤酒,凭窗眺望蓝天下的厄勒海峡和远远的赫尔辛堡,海岸边银鸥飞翔,嬉戏追逐,活色生香。从这个角度看过,文化中心、国家海事博物馆和克伦堡宫依次排去,相互映衬,和谐关照,今古对话。这是何等用心的完美设计布局。一楼还有一处空间很大的展厅,举架应该在五米以上,展墙和灯光专业一流,可以在此举办大型艺术展览以及其他综合性活动。上得二楼,是公共图书馆。开放的书架按图书种类紧密陈放,在这书的海洋,市民可以自行取阅和借阅。靠海一侧是公共阅览区,分布着不同式样,简约考究的座椅沙发,给读者提供舒适安宁的阅读环境。还设有专门的视听体验区,一个个小空间,或听或看,互不影响。

△文化中心三楼亲子儿童区

三楼有多个功能性区域和综合空间。首先是给儿童提供的充满童话色彩的游玩和学习场地,占有很大面积,看家长在这儿陪着孩子,满脸皆是幸福,可谓寓教于乐。还有一个区域显然是提供给学生的,书桌阶梯状排上去,在此完成作业,亦如课堂又互不干扰。一架三角钢琴摆放在空间里的高台上,另有黑板画架立于旁侧,四周围摆几圈折叠凳,这应该是多功能空间,上课演出都可用。一座只有四万多人口的小城赫尔辛格,拥有如此规模和现代化的市民文化中心,足见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暮色中的赫尔辛格小码头黄昏时分,最适合在这里的海边走走坐坐。年秋天的那个黄昏,我也是坐在这里的海边不想走开。回头看去,船泊系岸,港湾静谧,赫尔辛格的城市剪影依旧。这样的景象,赫尔辛格人已经看了数百年。

△赫尔辛格码头上的王子美人鱼

码头边,落成于年的不锈钢王子美人鱼,是丹麦当代艺术家卡尔·加索布森献给赫尔辛格城市的礼物。神情落寞的王子美人鱼弯腿坐在圆石上,遥相对望哥本哈根方向那位著名的小美人鱼,赋有深刻含义。通体不锈钢雕塑映照出周遭的海景天色,我亦映嵌其间,成为时光与景色的留影。赫尔辛格从历史走来,带着辉煌与光荣。小城将继续向未来走去,依然会创造辉煌与光荣。关于艺术家

王嵬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油画学会会长。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艺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兼硕士研究生导师。大连美术馆馆长。研究馆员。

正在展览

《淡然呈现——程亮绘画作品展》

指导单位

农工党中央书画院

主办单位

农工党辽宁省书画院

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大连美术馆

大连市美术家协会

策展人

王嵬

展览时间

年6月24日——7月12日

(周一闭馆)

疫情期间,请提前预约参观

预约方式如下,诚邀您的光临!

预约方式

所有观众须实名制进行网上预约入场。

参观可提前五天预约,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y/11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