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正在做的这件事,我们很

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231864.html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大力矫正“新官不理旧账”,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对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护”起来、“用”起来……

近年来,辽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破堵点、解难题,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经济日报近日聚焦辽宁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系列评论深度评析↓↓↓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

一位南方女孩到沈阳一下火车就感到了温暖:网约车司机主动打电话给她,让她能出站立刻乘车,还热情地介绍沈阳好吃的和好玩的。受感动的她又把在沈阳的温暖细节发到短视频平台上,点赞量超10万。

一个人,一件善举或恶行,可能会给一座城市添彩或者减分。那么,百万人、千万小善相加呢?日积跬步,必有大成。辽宁省力推“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正是要汇聚全员参与建设营商环境所迸发的聚沙成塔的力量。

环境,首先是文化。其中包括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开放包容的利他意识,阳光向上的积极氛围。透过日常随处可见的文明善举,人们能够感受到这里的社会包容性、生活舒适度、精神归属感;通过与当地人的办事交往,人们能够体察到这里的规则意识、善治水平。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虽说落脚点在市民整体的主人翁意识上,但先锋队是承担各项政务服务职能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干部。客观地说,不少拥有执法权的管理者遇到问题不是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心里想着“企业好不好与我有一毛钱关系”,让自己置身事外。

观念要转,“官念”先要转。以“商本位”取代“官本位”是要津。安商、富商,与人方便于己有利,给纳税人当靠前服务的“店小二”,一点儿不丢人。反之,如果人人为一己私利去破坏而不是建设营商环境,哪会有健康的经济生态及良性循环?有些投资者可能遭逢一次小伤害就离开了,再不会来了。“商本位”意识说到底是服务意识、共赢思维,让投资、发展有安全感,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任何一个隐性障碍和“潜规则”,都可能让企业举步维艰;任何一道人为设置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都会让群众心生芥蒂……

怎样培养融入精神?德治化人,法治正人。精神激励和制度约束并重,干好干坏不一样。给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要问责追责。把评价权交给企业和群众,把绩效考核同“好差评”紧紧挂钩,辽宁政务服务将“好差评”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并建立了差评投诉整改落实闭环管理机制。此可谓“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一道措施保障。

预期价值就在当下和脚下

预期?看不见摸不着,价值何在?

兹举一例。辽宁大力矫正“新官不理旧账”,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最近几年清偿各种政府欠款数百亿元。花这么大代价买啥?徙木立信,买的是预期。

预期的价值被数学家厘定为:每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乘以每种结果的价值之和。这么说可能有点“绕”。比方说网购,预期价值在哪里?用户体验。怕上当的心理使线上消费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y/11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