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金州和金州的老王

我是一个外乡人,也是学习金州厚重历史文化的一个迟到者。

年我从外地调到大连开发区报社做记者,开发区,也就是当年金州乡下的马桥子,那时才知道中国辽南有一座金州古城。偶然去金州城里办事,路过一栋老建筑挂着“金州公安局”的牌子,有人告诉我,这里曾经是大清的“老衙门”。

瞅了一眼,地势低洼下沉,廊柱红漆剥落,老衙门像一个饱经沧桑而身躯佝偻的老者,似乎和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格格不入。所以几年后就听说被拆掉了,政府花了万元重建了一个气宇轩昂的新古董。

我就是从那时开始一点一点认识金州的,虽然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然而拭去浮尘,看见的却是辽南仅有的绝世美人。我相信对于金州古城的历史,大多数人尤其青年人和我过去的认知是一样的,那是一个粗线条的、一个概念性的金州。

当然,我现在说的这个金州,和当下大连市金州行政区还不是一回事儿。古代的金州概念基本上等同于狭义的辽南,现在大连市中、沙、西、旅、甘都在当时金州辖区内,往北还包括了普兰店一部分,长海县一部分,可以说是一个“大金州”。

大金州有文化可考的历史余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余年。这两千年又可说是汉胡各领风骚一千年。汉统治时期是从燕、秦传承到大汉幽州辽东郡的沓氏县,后期是大明朝辽东都司的金州卫。除了汉明这两个主要时期,都是鲜卑人、高句丽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和满洲人等诸多北方马背民族的你来我往,登台表演,相互厮杀亦相互融合,所以,我们金州又和中原地区的那些古城经历完全不同。

它们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金州古城则是“胡笳互动,牧马悲鸣”,“风雨如磐,铁马冰河”。

到了近代,金州更凸显出它战略地域的独特性。因为这里经历了两场改变中国亦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甲辰战争。

鲁迅先生曾有一句诗曰:“城头变幻大王旗”,就是近代金州古城的一个形象的画面。

在到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古城几次易主。每一次,城里的百姓和商家都要挂上新主人的小旗。就这样从大清的龙旗换成了日本的太阳旗,从太阳旗又换成了沙俄的双头鹰旗,从双头鹰又换成了太阳旗……

金州那沉重的大城门就这样一次次的被强行打开,这种“开放”是被动的痛苦的,这种烙印是屈辱的深刻的。

尽管百余年来古城饱经战火蹂躏,人民水深火热,但是一代代的金州人却英勇不屈、英才辈出、英魂不灭。例如徐邦道、阎福升、涂景涛、王永江;例如关向应、唐韵超、万毅、董秋农;例如李西、刘占鳌、曹世科、邵氏兄弟、刘佩芝……

王永江和关向应是金州现代史上两个无法避开的人物和高峰,而民间流传最多的倒是伪满洲国的“三大臣”轶事。王永江和关向应等人属于正剧,正剧往往又是悲剧。三大臣多是野史,但其实也是看古城的一个角度。你知道伪满洲国的中央机构设置么?实际只有八个部即八个大臣,金州人就占了三席;下边14个省中还曾有四位伪省长也是金州人……

古城渐行渐远,古城人物愈发模糊,古城故事亦只剩下了海神娘娘、唐二主等云山雾罩的传说……

我认为,在今天大金普领跑东北的匆匆行进中,在万众欢呼而又喧嚣的人群中,我们真的应该时不时放缓一下脚步,回头望一眼古城广场上的关向应铜像,望一眼大黑山上的古寺黑松……还有那青铜时期的短剑和玉斧,那唐的瓦当与辽的佛龛造像,那蒙古和女真的铁骑雄风,那大明的砖城雄峙辽东,那清末的一次次战火耻辱……

不需要真的去穿越却需要认真思索回眸,我们的根脉在哪里?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一个没有历史根基没有文脉传承的区域,怎么可能会走得很稳、很远?

古希腊神庙的门楣上曾有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有意义。对于一座城池或者区域来说,也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真正的认知,需要一个高度、一种眼光,一份炽热的情感。

因为热爱,因为追求。所以我曾经想象自己就是一个田野调查的考古工作者,我只需要背一个单反,拿一张地图和一把洛阳铲,然后在古城的厚土之上开始慢慢发掘。我相信,会发掘出来古城的很多人物和故事。他们被湮没时间并不是很长,但需要有人来挖掘梳理而不仅仅是喊口号。

没有细节就没有历史,没有意义就没有意思。

金州不仅仅是大明王朝用青砖砌起来的那个雄伟的外在城堞形象,它还是具有人间烟火的市井街坊,还有活色生香、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要把他们描摹出来,要把早已消失的古城变成一个可触摸、可俯视、可品味、有温度、有故事、有情怀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家园。

这何其难也又何其乐也?一个外乡人怎么可能做得到?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点“彪忽忽”的精神。马上就是八月一号。40多年前我曾经走进铁道兵的行列中,曾经在大兴安岭嫩林铁路打通过两个隧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性格基因已经渗入了血液和骨髓。

更幸运的是,我上面没人,下面没人,身后却有很多老金州人老开发区人。当年我采访和接触过的一些领导一些大哥一些文化人一些小兄弟,给我讲了很多很多他们的金州和新区,这里恕不一一列举,因为一开名单必定就会有遗漏。

我浅薄的文字构建,又无关风月,注定是小众的文字。又或许只能够描摹出古城的几块青砖,一个剪影而已。所以,我的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武汉白癜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t/614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