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系列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DalianJiaotongUniversity)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院校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辽宁省车辆工程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人才培训基地,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发起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辽宁省轨道交通产业校企联盟牵头高校,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
大连交通大学创建于年1月,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截至年10月,学校有沙河口、旅顺口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82.1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4.1万平方米;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9个本科专业,10个五年制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人。
历史沿革
大连铁道学院时期
年1月建校,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
年9月,改名为大连机器制造学校。
年7月,在大连机器制造学校基础上,创建大连铁道学院。
年1月,成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直属院校之一,由其直接领导。
年1月,大连铁道学院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
年1月,大连铁道学院成为中国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年9月,学院首届留学生举行开班典礼。
年6月,经中国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大连铁道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
年2月,大连铁道学院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辽宁省双重领导、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主的领导体制,变更为由辽宁省领导的单一领导体制;同年7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成立;同年10月,大连铁道学院软件学院举行了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大连交通大学时期
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大连铁道学院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同年10月,学校举行旅顺校区一期校舍落成典礼,软件学院搬迁至旅顺校区。
年11月,大连交通大学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
年4月,日本政府无偿援助项目,由大连交通大学实施与运营的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正式落成;同年8月,根据辽教函[]号文件,原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培训中心并入大连交通大学,成立轨道交通技术学院;同年10月,大连交通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年8月,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大连交通大学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年10月,经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学校启动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
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学校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同年10月,学校“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年3月1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签署共建大连交通大学协议;同年9月,学校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旅顺口校区(二期)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年,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员单位;同年12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建设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
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同年11月,经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年1月,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年1月,大连交通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年3月,学校设有研究生学院和14个二级学院,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和艺术学6个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年10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90%。拥有国家重大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人选2人、国家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攀登学者、特聘教授、优秀专家15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万层次人选91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33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20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
学科建设
学位点
截至年3月,学校设有研究生学院和13个二级学院,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重点学科
辽宁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环境工程、工业工程
截至年7月,学校拥有3个省一级重点学科、2个省高等学校一流重点建设学科。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年12月,学校创建辽宁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在中国国内率先进行“传统专业+软件工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成为中国“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截至年3月,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在中国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院校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人才培训基地。学校拥有中国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中国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截至年6月,学校共有4个中国国家级特色专业;截至年7月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lianshizx.com/dljj/11528.html